电源柜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源柜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文化建设的安徽实践文化传承开辟青春通道

发布时间:2020-10-14 08:11:54 阅读: 来源:电源柜厂家

日前,在铜陵市马鞍小学,老师在指导孩子们练习黄梅戏《七仙女》的舞蹈动作。近年来,该校将黄梅戏作为特色进行“培植”,校园“黄梅飘香”。 陈磊 摄

艺术融合技术,唱响安徽“好戏”

12月初,省黄梅戏剧院培训部的老师带着合肥市瑶海区裕兴小学的“戏伢子”,进京参加第八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大赛参赛总人数达到6000人,表演类参赛作品突破700个。裕兴小学表演的《黄梅戏联唱》脱颖而出,闯入决赛,展示了我省“戏曲进校园”的成果与黄梅戏的独特魅力。

“戏曲进校园”实施以来,呈现出“演、教、展”三位一体的良好局面。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介绍,演艺院团在演出方面更加注重质量把关、扩大覆盖面;在戏曲教学方面注重规范提升,让学生们真学真懂;在戏曲实践方面更加注重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兴趣。日前在安庆市举办的“戏曲进校园”教学成果汇报中,2000多名师生在市县两级平台展演,12个优秀节目现场展示。在成功创建“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之后,安庆市力求通过科学规划、加强传承、整体保护,保存黄梅戏等地方戏曲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营造黄梅戏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传承需要打通“青春通道”,这条“青春通道”又与新技术手段相辅相成。

今年,我省积极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的新渠道,安徽电信超清iTV和手机客户端上的“有戏安徽”专区应运而生,这种基于iTV平台对传统戏曲演出进行直播的模式,实现了现场、电视、手机、网络“四位一体”,突破了戏曲演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给戏迷们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前后,“有戏安徽”先后对5场演出进行直播,点击观看量达210万。而在“有戏安徽”专区上线当天,通过iTV平台观看安徽大剧院上演的经典黄梅戏《红梅赞》的用户共有25565名,其中,通过手机端收看直播的用户为8374户,占比33%。有观众感慨:“参与观看的人数足以坐满16个安徽大剧院! ”

振兴传统工艺,非遗焕发青春

传统戏曲、传统技艺、曲艺、民俗等诸多类别项目充实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传承固本、路在创新,古老非遗焕发青春。

11月21日,中科大非遗传承人研修班迎来年度“最后一弹”。今年以来,中科大手工造纸技艺、黄山职院歙砚制作技艺研修班等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如火如荼地开展,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建设一直在路上。

12月18日,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牵头主办的徽州雕刻研修班开班,30位拥有精湛技艺的徽州雕刻非遗传承人会聚一堂,切磋技艺。本次研修班参与者整体年龄趋于年轻化,最大的49岁,最小的只有16岁。

上个月,我省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公布,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左金刚介绍,本批次项目名称更加规范、科学,在项目名称的征集与梳理上,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项目数量较往年大幅增加,特别是传统技艺类项目达到40个,旨在为我省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增加存量。目前,我省对非遗项目中已丧失基本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难以存续的项目,主要开展抢救性记录;对传承基础和条件较好的非遗项目,正在通过传承人群的研修培训,提高传承实践能力,拓展传承发展空间;可以合理利用、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则得到大力支持与推动振兴。秉持“让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走进当代生活”的理念,徽州三雕、阜阳柳编、界首彩陶等众多传统手工艺实现创新性发展。

弘扬核心价值,体现时代担当

一系列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措施陆续落地,文化传承过程中亦体现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今年,黄梅戏《天仙配》《小辞店》等许多经典剧目改编复排,逐步融入自由平等、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元素,展现文艺作品的教育功能与时代担当。在我省一批新创排的戏曲剧目中,创作者把“两弹元勋”邓稼先、安徽省优秀基层干部宋福应等模范人物的真实事迹改编成黄梅戏传唱,激发群众见贤思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源泉。新创排的大型黄梅戏《大清名相》《不越雷池》等,以古鉴今,以史资政,既传承了清白传家的家风家教,又传扬了清正廉洁的政风政德。各类经典诵读、道德讲坛、历史讲堂、民俗文化活动等,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娱乐中、学习中接受到优秀文化理念的熏陶。

有内容、有载体、有活动,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记者 晋文婧)

?记者手记?

文化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

“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那么它们已经死亡了。文化是自然流淌的生活,就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 ”采访中,关于文化存在形态的探讨让记者感触良多。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人的生活?需要我们知“经”知“权”,有取有舍,循古人法度,开时代生面,弘扬富有持久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在新的条件下,焕发其新的生命力。

在传播弘扬新方式上下足“绣花”功夫,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凝聚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合力,运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搭乘科技快车与时俱进、抵达人心……走出寂寞空庭,更有春色如海,文化滋润心灵,生活才更美丽。期待更多人感受、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加入到保护、传承中华文化的队伍中来。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福州男科医院治疗技术怎么样

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电话

天津中医治疗老年白癜风哪家医院好